学术讨论
academic discussion
  • Cell Death Differ丨血管内皮“刹车”分子有望抑制胶质母细胞瘤恶性进展
    Cell Death Differ丨血管内皮“刹车”分子有望抑制胶质母细胞瘤恶性进展
    2025.07.04
    胶质母细胞瘤作为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最具侵袭性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其治疗仍面临重大挑战。目前临床治疗靶标研究进展缓慢,关键性突破尚未实现,这一困境已成为神经肿瘤领域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 Nature Genetics | 告别“批量”模糊:首个大规模单细胞研究,解码胶质母细胞瘤纵向演变的“个体差异”与“普遍规律”
    Nature Genetics | 告别“批量”模糊:首个大规模单细胞研究,解码胶质母细胞瘤纵向演变的“个体差异”与“普遍规律”
    2025.06.27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脑肿瘤中最凶险、最难缠的一种,手术、放疗、化疗轮番上阵,也常常难以彻底清除。许多患者在短暂缓解后,肿瘤很快就会“卷土重来”,而且复发时的肿瘤似乎变得更加狡猾、更难对付。为什么GBM如此难以驯服?它在治疗压力下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复发的肿瘤还是原来的“恶魔”吗?
  • Cell重磅:使用小分子药物靶向激活端粒酶,恢复细胞年轻活力,逆转衰老!
    Cell重磅:使用小分子药物靶向激活端粒酶,恢复细胞年轻活力,逆转衰老!
    2025.06.20
    衰老是一种自然现象,其特征是生物体的稳态和适应性的时间依赖性丧失,最终导致系统性紊乱而走向衰亡。表观遗传改变是衰老的重要原因,在人类和模式生物中的衰老相关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DNA损伤和突变、基因组不稳定性、DNA甲基化模式、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重塑等方面将发生全局变化。
  • STTT丨中山大学徐瑞华/鞠怀强合作研究揭示核线粒体乙酰辅酶A乙酰转移酶1(ACAT1)在NK细胞依赖的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STTT丨中山大学徐瑞华/鞠怀强合作研究揭示核线粒体乙酰辅酶A乙酰转移酶1(ACAT1)在NK细胞依赖的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2025.06.13
    肿瘤代谢通常会干扰免疫微环境。尽管自然杀伤(NK)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起关键作用,但NK细胞与肿瘤代谢之间的联系仍不清楚。2025年4月28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等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上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对结直肠癌(CRC)患者的多组学数据和生存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了线粒体ACAT1和影响疾病进展的NK细胞浸润之间的新关联
  • Cell重磅!衰老的标志从12个增加到14个!
    Cell重磅!衰老的标志从12个增加到14个!
    2025.06.06
    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使衰老相关疾病负担激增,推动医学研究范式从“疾病治疗”向“衰老干预”转变。老年科学在此背景下兴起,其核心假说认为衰老是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慢性病的共同驱动机制,通过解析细胞衰老、代谢失调等生物学通路,可开发延缓机体功能衰退的干预策略。世界卫生组织在ICD-11中将“内在能力下降”定义为独立疾病类别,强调维持...
  • 解密肿瘤免疫新思路——PD-L1 琥珀酰化
    解密肿瘤免疫新思路——PD-L1 琥珀酰化
    2025.05.30
    肿瘤免疫治疗,尤其是针对PD-1/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多种癌症的标准治疗手段。然而,免疫治疗的响应率仍然有限,仅约15%至25%的患者对治疗有积极反应。因此,深入理解免疫检查点通路的调控机制,以及肿瘤代谢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对于提高免疫治疗的疗效至关重要。PD-L1作为免疫检查点蛋白,其表达水平是预测PD-1/PD-L1抑制剂疗效的关键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