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Research
临床研究
快速导航
拟开展——肺鳞癌、食管鳞癌等临床研究

肺鳞癌

 

注射用绿原酸在前期非临床研究的肺癌动物药效模型中有明确的抗肿瘤作用,在北京肿瘤医院完成的“注射用绿原酸在晚期癌症受试者中耐受性与药代动力学特征的Ⅰ期临床试验”(登记号:CTR20130586)中,204号受试者(低分化肺鳞癌复发Ⅳ期,胸膜转移),从确诊到现在生存期11年,治疗效果良好。

 

公司根据GCP要求,开展了临床试验中心的前期调研与筛选;与多家行业内知名的CRO公司就试验设计、方案制订等进行了沟通。

 

根据前期研究基础,结合零期应用以及前期的基础研究,公司于2018年8月9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通过了肺癌临床试验伦理后,2018年9月12日在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进行了“注射用绿原酸治疗晚期肺癌单臂、开放、多中心、Ⅰb/Ⅱa期临床试验”的登记(登记号:CTR20181332)并公示。该临床试验的适应症为:无有效治疗的晚期肺鳞癌、晚期肺腺癌和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

 

考虑到注射用绿原酸对肺鳞癌适应症表现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从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出发,结合机制研究结果,与临床专家的沟通意见,公司调整了原临床试验方案,计划再次启动注射用绿原酸治疗肺鳞癌的临床研究。

 

 

食管鳞癌

 

蒋建东院士团队对绿原酸抗肿瘤机制研究尤其是绿原酸治疗食道鳞癌的药效学及机制开展了深入研究,前期工作中已经证实绿原酸能够抑制体内、外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同时延长食管癌小鼠的生存期,表明绿原酸具有良好的抗食管癌效果,进一步的机制研究中发现 Notch1(食管癌的一个分子标志物)是绿原酸发挥抗食管癌作用的靶点之一,能够影响食管癌细胞的克隆形成和侵袭转移,提示 Notch1 作为抗食管癌药物研究靶点是具有可行性的,为进一步阐述绿原酸治疗食管癌的分子作用机制,以及临床抗食管癌药物的研发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基于上述研究公司拟开展注射用绿原酸治疗食管鳞癌的临床研究,进一步扩大注射用绿原酸的适应症和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Zhan Y, et al. Chlorogenic acid inhibits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growth in vitro and in vivo by down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BMI1 and SOX2. Biomed Pharmacother. 2020 Jan;121:109602.

2、詹芸,李瑞,李晓琳,等.绿原酸通过IFN-γ信号通路抑制食管癌细胞中PD-L1的表达[J].药学学报,2021,56(06):1599-1605.

3、詹芸,李瑞,蒋建东,等.绿原酸通过下调Notch1的表达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克隆形成和侵袭转移[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21,16(03):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