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注射用绿原酸配方及小试工艺研究:
2001年-2003年,由四川九章生物根据绿原酸原料药的理化性质和稳定性特点,设计了注射用绿原酸冻干粉针剂的工艺路线和制药参数,并委托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完成小试验证。主负责人:张洁,主要参与人员:张亮、李鑫泉;受托方项目负责人:贺英菊,主要参与人员:曾晓瑜、李建萍、林丽洋。(合同名称:《CHA-001注射剂工艺研究》,合同编号:JZ2003002-JS)
2. 注射用绿原酸中试工艺研究:
2003年-至今,由四川九章生物根据注射用绿原酸小试工艺研究结果,主导完成注射用绿原酸冻干粉针剂中试研究方案制定,并委托成都通德药业有限公司完成验证。主负责人:张洁,主要参与人员:张亮、黄望、张超、张飞、张雅。(合同名称:《药品委托加工合同》)
3. 注射用绿原酸质量研究及稳定性研究:
2003年-2012年,由四川九章生物根据绿原酸原料的质量控制指标、稳定性特点及注射用绿原酸制备工艺,主导构建注射用绿原酸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并委托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完成分析方法验证和质量指标检验。主负责人:张洁,主要参与人员:张亮、李鑫泉、黄望;受托方项目负责人:徐小平,主要参与人员:田晨煦、刘静、何雯雯、梁贵伦、苏东风、李祖琨。(合同名称:《CHA-001及注射剂质量标准研究》,合同编号:JZ2004003-JS)
4. 注射用绿原酸药代动力学研究:
2003年-2006年,由四川九章生物根据绿原酸的药效学试验结果、注射用绿原酸的拟定人用剂量和给药方式,主导构建注射用绿原酸药代动力学研究体系,并委托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完成临床前药代动力学试验。主负责人:张洁,主要参与人员:廖娟;受托方项目负责人:徐小平,主要参与人员:刘静、何雯雯、吴晓冬。(合同名称:《CHA-001注射剂动物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合同编号:JZ2002001-JS)
5. 注射用绿原酸药理学研究:
2004年,由四川九章生物根据注射用绿原酸的拟定适应症、人用剂量和给药方式,注射用绿原酸的一般药理学研究内容和方案,并委托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完成一般药理学试验。主负责人:张洁,主要参与人员:张亮;受托方项目负责人:包旭,主要参与人员:肖妤、刘伯阳、张海英。(合同名称:《CHA-001及注射剂长期毒性、一般药理学、过敏性、溶血性、局部刺激性和三致试验的研究》,合同编号:JZ2003001-JS)
6. 注射用绿原酸毒理学研究:
2004年-2005年,由四川九章生物根据绿原酸原料药的安全性特点、注射用绿原酸拟定临床适应症、拟用剂量及用药方式,主导构建注射用绿原酸的安全性评价体系,并委托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和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完成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试验验证。主负责人:张洁,主要参与人员:廖娟;受托方项目负责人:王红星,主要参与人员:何永亮、杨锋、余晓君、张蔚兰、闫志峰,(合同名称:《注射用CHA-001临床前试验研究》,合同编号:JZ2005002-JS);受托方项目负责人:包旭,主要参与人员:刘伯阳、肖妤、张海英、周翠英、钟振东、艾应先(合同名称:《CHA-001及注射剂急性毒性和药效学研究》,合同编号:JZ2003003-JS)。
2005年,由四川九章生物根据注射用绿原酸的安全性特点、拟定临床适应症、拟用剂量及用药方式,确定注射用绿原酸三致毒性的研究方案,并委托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完成生殖毒性、致突变试验验证。主负责人:张洁,主要参与人员:廖娟;受托方项目负责人:包旭、胡渝华,主要参与人员:孟现民、周莎、赵正中、张遵真、李红、冉云。(合同名称:《CHA-001及注射剂长期毒性、一般药理学、过敏性、溶血性、局部刺激性和三致试验的研究》,合同编号:JZ2003001-JS)
7. 注射用绿原酸药效学试验:
2004年-2008年,由四川九章生物根据注射用绿原酸的拟定临床适应症、拟用剂量及用药方式,主导构建注射用绿原酸的动物药效学评价体系,并委托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完成体内药效学试验验证。主负责人:张洁,主要参与人员:杨华蓉、张亮、廖娟;受托方项目负责人:包旭,主要参与人员:刘洁、邱果、魏大鹏。(合同名称:《CHA-001及注射剂急性毒性和药效学研究》,合同编号:JZ2003003-JS)
2007年,由四川九章生物根据注射用绿原酸的拟定临床适应症、拟用剂量及用药方式,主导构建注射用绿原酸的体外分子药效学评价体系,主负责人:张洁,主要参与人员:杨华蓉;受托方项目负责人:徐小平,主要参与人员:万义、刘洁。(合同名称:《绿原酸体内、外抗肿瘤药效学以及机理研究试验补充协议》,合同编号:JZ2007001-JS)
2011年-2012年,由四川九章生物根据注射用绿原酸体内外药效学研究结果,进一步主导构建注射用绿原酸单用及联合用药的药效学评价体系,并委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完成体内药效学试验验证。主负责人:张洁,主要参与人员:杨华蓉;受托方项目负责人:陈晓光,主要参与人员:张福荣、周琬琪、李燕。(合同名称:《绿原酸单用及联合用药的抗肿瘤药效学研究》,合同编号:JZ2011005-JS)
8.注射用绿原酸药特殊安全性试验:
2004年,由四川九章生物根据注射用绿原酸人体拟用剂量及用药方式,设计完成特殊安全性试验方案,并委托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完成溶血性和局部刺激性试验。主负责人:张洁,主要参与人员:张亮;受托方项目负责人:包旭,主要参与人员:卫力、王晓青、宋萍萍。(合同名称:《CHA-001及注射剂长期毒性、一般药理学、过敏性、溶血性、局部刺激性和三致试验的研究》,合同编号:JZ2003001-JS)
2004年-2009年,由四川九章生物根据绿原酸原料药及制剂注射用绿原酸的制备工艺特点主导构建注射用绿原酸致敏安全性评价体系,并委托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及四川省天然药物研究所安全性评价中心完成过敏性试验验证。主负责人:张洁,主要参与人员:杨华蓉、廖娟;受托方项目负责人:包旭、徐小平,主要参与人员:王晓青、张洁(女)、周莎、罗飞。(合同名称:《CHA-001及注射剂长期毒性、一般药理学、过敏性、溶血性、局部刺激性和三致试验的研究》,合同编号:JZ2003001-JS;《注射用绿原酸过敏性试验研究》,合同编号:JZ2009001-JS)
2012年,由四川九章生物根据绿原酸原料药的制备工艺、致敏安全性研究结果和文献调研结果,主导完成绿原酸制备过程中致敏物质研究方案,并委托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完成过敏性物质研究验证。主负责人:张洁,主要参与人员:杨华蓉;受托方项目负责人:徐小平,主要参与人员:任杰、王竟。(合同名称:《绿原酸提取物中致敏杂质分离鉴定》,合同编号:JZ2011004-JS)
9. 注射用绿原酸临床批件:
2013年,申请人四川九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得NMPA(原CFDA)抗肿瘤的临床试验批件(化药1类,注射用绿原酸批件号:2013L01855)。
10. 注射用绿原酸作用机制研究:
2013年-至今,由申办方四川九章生物根据临床前药效学研究结果,主导设计了注射用绿原酸作用靶点等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方案,并委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完成相关验证。主负责人:张洁,主要参与人员:杨华蓉、朱丽娜、廖娟;受托方项目负责人蒋建东、陈晓光、张金兰。(合同名称:《绿原酸抗肿瘤作用机制探索性研究合作协议书》,合同编号:JZ2016026-JS)
11. 注射用绿原酸生产工艺及质量优化等药学研究:
2013年-至今,由四川九章生物独立完成,有效控制杂质水平。申办方负责人:张洁,主要参与人员:黄望、张亮、张飞、张雅、严永江、宁玲。
12. 注射用绿原酸工业化转化及应用研究:
2013年-至今,持有人九章生物主导构建工业化转化研究体系,并委托成都通德药业有限公司进行验证。主负责人:张洁,主要参与人员:张亮、黄望、张超、张飞、张雅。(合同名称:《通德药业临床针剂委托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