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母细胞瘤(GBM)作为最常见且恶性程度最高的原发性脑肿瘤,约占所有胶质瘤的54.7%。它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特性,手术难以完全切除,且术后易复发,复发后可选择治疗方案极为有限,且预后极差,复发GBM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通常仅为6-9个月,五年生存率不足5%。
如何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并提高生存质量是神经肿瘤领域面临的重大治疗挑战。目前尚无针对标准治疗后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的标准化疗方案,仅可根据指南适当选取可行的临床试验或备选方案,临床治疗面临着巨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
胶质母细胞瘤(GBM)作为最常见且恶性程度最高的原发性脑肿瘤,约占所有胶质瘤的54.7%。它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特性,手术难以完全切除,且术后易复发,复发后可选择治疗方案极为有限,且预后极差,复发GBM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通常仅为6-9个月,五年生存率不足5%。
如何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并提高生存质量是神经肿瘤领域面临的重大治疗挑战。目前尚无针对标准治疗后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的标准化疗方案,仅可根据指南适当选取可行的临床试验或备选方案,临床治疗面临着巨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
正是在这一严峻背景下,九章生物的注射用绿原酸(CHA)研究成果带来新希望。注射用绿原酸是提取自天然植物并按照化学药标准制成的天然抗肿瘤免疫1类创新小分子天然药物。它的出现并非偶然,其背后有着深厚的科研积淀:2016年,其被国家卫健委列为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中的“重大新药创制”专项;2025年被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列为“京津冀颠覆性项目”。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所长蒋建东院士研究团队对绿原酸抗肿瘤分子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绿原酸是一个多通道多靶点的天然活性物质,可通过代谢免疫调节和细胞诱导分化两个层面发挥抗肿瘤作用。
此次在ESMO大会上公布的,是一项随机、对照、开放、多中心的评价注射用绿原酸治疗复发IV级胶质母细胞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II/III期临床研究(研究CTR20181644)数据,该数据显示九章生物注射用绿原酸对于复发GBM整体人群,与对照组洛莫司汀(CCNU)相比,FAS集非劣,降低死亡风险12%;PPS集显著优效,降低死亡风险37%。
此外在亚组人群中,其也具有突破性优势:在疗效敏感基因分型(MGMT启动子甲基化阳性或TERT基因突变)亚组中,FAS集和PPS集均显著优效,降低死亡风险50%;在高肿瘤负荷(截面积总和>3000mm2)亚组中,FAS集和PPS集均显著优效,降低死亡风险55%。
据了解,除正在开展临床试验的脑胶质瘤外,九章生物注射用绿原酸在临床前研究中还显示出对各类鳞癌、前列腺癌以及结直肠癌等多种肿瘤的潜在疗效。
一项重大创新成果的诞生,离不开研发主体的长期坚守与战略布局,也离不开其所在区域产业生态的强力支撑。
九章生物于1999年成立,始终专注于以绿原酸为基础的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药物研发,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健康服务为一体的医药创新企业。截至目前,公司已拥有82项授权发明专利。除了核心的创新药物管线,还成功开发了应用于大健康领域的相关产品,构建了多元化的产品体系。
此次ESMO大会的认可,成为九章生物加速发展的新起点。
此次绿原酸项目入选ESMO大会口头报告,是国际肿瘤学界对我们研发实力和临床价值的高度认可。这不仅是九章生物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成都高新造’中国原研脑肿瘤治疗药物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以此为契机,九章生物将通过国际学术合作与产业联盟,加快创新药物的全球注册与商业化进程,为全球癌症患者带来更多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四川九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洁
九章生物的突破,也是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目前,成都高新区已系统性建设覆盖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中试生产到产业化的全生命周期功能平台累计160余个,汇聚了包括全国首个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全国首个卫生健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平台、全国唯一的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西南首个国产设备仪器验评示范基地在内的多重战略平台资源。在这片创新创业沃土上,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累计推动12个1类新药上市,并有130余个1类新药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创新动能持续迸发。
未来,成都高新区将持续聚焦“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瞄准药械产品研发生产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完善要素配套,助力创新药械产品研发再提速,培育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和国际竞争新优势,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提供重要支撑。
信息来源: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
编辑:李开心